•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时间:2020/10/1 15:54:38   作者:张继东   来源:中国民间网   阅读:174   评论:0
内容摘要:2020年9月30日—12月30日,《浴血鏖兵——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专题展》将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大楼三楼临展厅展陈。这是响彻三千里江山的光荣战歌的再现。作者林汉京的舅舅是一位志愿军老战士,为了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特此将家中珍藏的革命文物捐献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2020年9月30日—12月30日,《浴血鏖兵——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专题展》将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大楼三楼临展厅展陈。这是响彻三千里江山的光荣战歌的再现。作者林汉京的舅舅是一位志愿军老战士,为了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特此将家中珍藏的革命文物捐献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此,他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期望对读者有启迪作用,记者思水源留言。

一 引言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1志愿军老战士林欣(1930,3—2017,6)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 ”这首雄壮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大家耳熟能详,而在家住武汉的林功元听来则是倍感亲切,是令他永远不能忘怀的。因为,这是他父亲、志愿军老战士林欣在生前最爱唱的歌,林功元就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今年的十月,取得搏击新冠病毒阶段性胜利的中国人民、武汉人民,就要迎来共和国最美的金秋之季。而让林功元更加期盼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70周年的日子。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携手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将举办《》专题展,他要遵照妈妈孟宪坤老人的嘱托,把珍藏在家中的两件抗美援朝文物捐赠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两件文物的身上记载着父亲林欣的奋斗经历,更记录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继承和弘扬八一起义精神,不畏艰难,敢于战胜强敌的英雄气概和神圣意志。

二 首义新青年,高歌迎解放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2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这是一张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70年的岁月让这张记载光荣的证书略显斑驳,然而证书上的八一军旗和大红印章却依旧那样色彩夺目。“林瑞丰同志系1950年6月参加我军,现在公安18师53团工作。其家属得按革命军人家属享受优待。”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 1952年3月4日。笔者好奇,询问林功元。“你爸爸不是叫林欣吗,这证明书上的林瑞丰又是谁呢?”

林功元笑着答复笔者。“我父亲原名就叫林瑞丰,那是老辈按照家族的谱系给他起的,意思大概就是希望他“福瑞丰足”吧。1948年的父亲19岁,在当时的武汉首义中学读高中。首义中学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而命名,故当年多受进步青年青睐。父亲受身边的地下党员同学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由中共云孝县委员会(武汉市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学生外围组织。当时为了开展地下工作方便,防止敌特分子的盯梢抓捕,父亲启用了别名林欣,专门在进步组织内部使用。解放前夕根据中共地下党武汉城工部的部署,父亲带领同学们揭露国民党在败退前对大武汉的破坏,传唱解放区的歌曲、分发传单,开展护校、护城行动,配合解放军迎接武汉的解放。林欣的名字和这段斗争历史后被收录在武汉地下党的党史资料中。”笔者的思绪随着林功元的讲述,回到了71年前。大江潮涌,换了人间。五月的鲜花绽放在武汉三镇,长江两岸一片锣鼓喧天,到处都是《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的歌声。林欣和他的同学们奔走相告:“天亮了、解放了!”。

三 投笔去从戎,保国为和平

武汉解放了!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林欣,要继续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他从解放军一个个年轻战士的坚定目光中得到了启示,这就是他向往已久的队伍!他要到部队去,到革命的熔炉中去,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3 林欣(右1)参军后与战友合影

林功元说:“1950年6月,父亲高中毕业后入湖北革命大学学习,被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他正式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林欣,因为这个名字是他为从事革命而启用的。入伍后林欣在原东北军区辽西军分区独立第13团任政治干事。1950年7月,新战士林欣接触到第一个任务,随部到抚顺参加接收由苏联遣返中国的900名日军战犯以及58名伪满州国战犯,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伪皇帝溥仪。林欣持枪,看押这些昔日作恶多端、为害中国人民的战犯们,林欣感到了人民军队的强大,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此后不久,他们部队会同中共东北局警卫团、整训第4师13团、松江军事部荣军归队人员、吉林军事部警卫团等部,于当年的9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18师。林欣在该师53团4营1连任正排职文化教员。”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在釜山登陆,战火很快燃烧到鸭绿江畔。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入朝作战。公安18师立即组成先遣部队,于11月随同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了志愿军的战斗序列。笔者好奇,问道:“我军公安部队(相当于现在的武警部队)的任务主要是内卫勤务,根据部队所归属的职责范围按说不包括出国作战啊?”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4志愿军战士林欣整装待发

林功元解释说,“公安18师是我军先期唯一整师编入志愿军序列的公安部队(1952年9月以后,公安1师等部分部队接替公安18师轮战)。据父亲生前讲,参与组建公安18师的原松江军事部荣军归队人员中,有相当一批指战员就是抗联老战士。当年他们在白山黑水间与日本鬼子作战,对中朝接壤的大片区域地形非常熟悉,且不少人熟悉朝鲜语言。我志愿军大部队先期是秘密入朝,需寻山路隐蔽行军,而且往往在夜间行军,亟需向导。公安18师以这部分人员为骨干组成若干小分队,为志愿军大部队入朝探路、带路。而更多的其他指战员执行后方警戒勤务任务,负责保卫军需仓库、兵站等战略重地,警戒、保护铁路和公路的交通干线,清剿和肃清敌特分子等。”

笔者查询资料得知,1950年10月13日(早于我军入朝参战纪念日的10月25日)公安第18师第54团首批奉命赴朝鲜,配属志愿军后勤部第3分部执行任务。11月下旬,公安第18师师部奉令归东北空军司令部指挥,担任辽阳、沈阳、四平和吉林等地空军机场及要地警戒、保卫任务。1951年2月,第52、53团赴朝参战。11月,公安第18师接收志愿军公安纠察团归建。后接收志愿军后勤部运输第9团3个营、接收第143师1个营、接收志愿军铁道公安高射机枪团等部。公安第18师编制逐渐扩大为6至7个团的规模,由一支内卫部队转型为兼具保卫志愿军交通和重要设施、对空警戒与作战、清除围剿隐藏敌特人员、后方勤务与警卫、军事纠察等任务的特殊“卫戍部队”,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越战越勇。

四 江山三千里,覆灭“绞杀战”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5 代理连队副指导员林欣配发的文件挎包

林功元告诉笔者,“林欣随部队入朝后,因部队战斗和工作需要,他除了继续担任连队文化教员外,还被任命代理连队副指导员,协助连长和指导员管理连队。此时,他们部队接受了新的任务:执行对空警戒任务。”

志愿军入朝作战,连续取得重大胜利,给予美国侵略者迎头痛击,1950年12月开展的第三战役,更是把敌人赶过了三八线以南。美军不甘心失败,依仗空中优势,对我志愿军后方和重要交通线持续开展所谓的“空中绞杀战”,依恃其空军优势,出动大批飞机,对朝鲜北部交通枢纽和重要路段实施狂轰滥炸,企图摧毁我军交通运输系统,瘫痪中朝军队后方。我志愿军入朝前期受空袭损失尤其严重。一段时间内汽车损失了48%,粮食的供应量仅能达到需要量的25%,远远不能满足前线作战的需要。志愿军总部于1951年1月提出“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的战斗口号,开始建立固定的兵站线,并沿公路干线设置了对空监视哨。志愿军总部决定这一任务由公安第18师承担。

在朝鲜长达1750公里的公路沿线上,公安第18师派出824组对空监视哨。每组对空监视哨由战士5至6人组成,在公路干线上每隔1至3公里就设一组监视哨。这是怎样艰巨的任务啊,面对美军每天上千架次的轰炸,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纵横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上,硬是用血肉之躯组成一道钢铁的哨位长城。没有雷达我们有顺风耳,没有望远镜我们靠明亮的眼睛。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以一支步枪、两面小旗作武器,始终坚守在战斗岗位上。许多战士被敌机投掷的重磅炸弹掀起的泥土埋住,口鼻流血,耳被震聋,爬起来继续战斗;为能及时报警,战士们在-30℃的严寒里卷起帽耳,不顾耳朵冻坏、脸被冻伤,仔细倾听辨别敌机和汽车的声音。仅公安第18师哨兵就排除敌机投掷在公路、桥梁上的各种类型定时炸弹1002枚,牺牲干部、战士200余名,负伤160多名。采取对空监视哨措施后,我军大大减少了运输车辆和物资的损失,运输效率显著提高。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6 林欣与连长(左4、5)组织战士演练阵地防守

林功元告诉笔者,“林欣虽然是部队政工和文化干部,但是此时他的中心工作,就是落实志愿军总部的命令,为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尽到最大的努力。根据连队干部的分工,他负责巡查和指导多个路段的对空监视哨,每天要徒步几十甚至上百里检查各个哨位。”

“一日徒步上百里!难道你爸爸是孙悟空,会翻筋斗云啊?”面对笔者一脸不解,林功元笑了。“说是徒步,是指没有专门的交通工具。但是父亲却真的能每天行走不止100里呢。这里有他的奇思妙想。”经过林功元的一番指点,笔者恍然大悟。

原来老战士林欣是借助公路上部队往来的汽车!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7在夜间行驶前进的志愿军嘎斯51车队(图片来源网络)

公安第18师兼有对空警戒和战地交通管理之职,部队的司机们都把他们当做保护神。凭借特有的臂章,司机们一眼就能认出公安第18师的指战员。不管林欣要去哪里,只要遇到顺路的“嘎斯51”(苏联支援的一种轻型军用卡车),打一声招呼司机就会立即停车让“林副指导员”上车。然后,就是在驾驶室内愉快的交谈,高兴了林欣会唱一段京戏给司机听。疲倦的司机顿时精神倍增,汽车也跑得更欢快啦。后来林欣拜熟悉的司机为“师傅”,学会了开“嘎斯51”。只要他上来,就能替换司机。他过一回开车的瘾,师傅们乐得休息片刻。

“有的时候他不打招呼就能上车。”林功元告诉笔者,林欣练得一副好腿脚。任务紧急时,来不及等汽车停车,他就提前跑到临近公路的高崖处。当汽车爬坡减速时,他便一步从高崖上跳进车厢。这样司机没有察觉,他已经到达要去的哨位。拍拍驾驶室的顶棚,从车上跳下来了。就这样,林欣每天轻松“徒步”100多里,成为连队的笑谈。

五 步枪打飞机,老兵显神威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8 林欣(中)和战士们演练用轻机枪对空射击

笔者问林功元,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用步枪击落过美军飞机。这事你爸爸和你讲过吗?林功元一脸骄傲地说“讲过,志愿军用步枪打下美国飞机的第一人,就在我父亲他们的53团!他是谁?父亲记不清了,只是说他是一名老兵。”笔者忙上网寻找资料,终于查证林功元所言不差。

志愿军入朝初期,我空军尚未参战,而陆军部队的对空武器也很少。当时为了尽量少暴露目标,上级规定不准对空射击。美国空中强盗猖狂至极,往往沿公路超低飞行肆意妄为,卡车司机一时间成为志愿军中最危险的兵种。1950年12月31日晚17时许,公安第18师53团1营2连5班副班长庞林,正在执行防空任务。突然一架敌机从天而降,向正在公路上行驶的八辆运输汽车疯狂扫射、投弹,行驶在前的汽车中弹起火,后面车辆也挤在一团,形势非常危险。在紧要关头,庞林同战友孟庆宣赶到,救出被炸伤的司机。当他俩返回冒着大火的汽车时,可恶的敌机又顺公路返回袭击其它车辆。紧急情况下配属警戒的志愿军探照灯兵急忙用探照灯的强光照射敌机,进行干扰。但是敌机仍旧冲着车队直直的飞过来。此时的庞林怒火满胸膛。情急之下老战士举起手中的苏制7.26步骑枪,稳稳对准敌机机头,砰,砰,砰!连打四枪。敌机“腾”地冒出黑烟,飞出不远后坠落山谷,一声巨响敌机顿时被滚滚烈焰吞没。四周的志愿军战士们看到敌机被击落,大家高兴得欢呼雀跃。庞林用步枪击落美军飞机的喜讯传到了北京,毛主席和中央领导格外高兴,毛主席称赞说:“咱们志愿军战士打的好,出了个英雄豪杰啊。他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国威!”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部,分别授予庞林独立勋章、全国战斗英雄、一等功臣荣誉称号。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接见庞林,合影留念。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9 配发高射机枪的公安战士如虎添翼(图片来源网络)

庞林是志愿军的骄傲,更是公安第18师的骄傲。一时间,公安第18师展开对空射击练武活动,大家互相传授经验,研究如何用机枪、步枪击落美军的飞机。在志愿军全军范围,也广泛开展用步兵武器对空射击的练兵。不久,公安第18师再创佳绩。52团战士宫俊太用5发步枪子弹击落美机一架,荣获一等功臣称号!随着我军装备条件的改善,上级为公安第18师配发了高射机枪。这一下我们的志愿军公安战士们更是如虎添翼。在入朝参战的两年时间里,公安第18师共击落美军飞机21架,俘获美军飞行员7名。

老战士林欣的枪法练得如何,他有没有击落美国飞机啊?林功元回答笔者“哈哈,枪法练得倒是不错,可他就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啊。”

六 光荣凯旋归,战士再征程

图10 战斗间隙,林欣操演心爱的胡琴

1952年5月31日,美国驻韩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范佛里特不得不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难以令人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此时的范佛里特还不怎么服气,但是他很快将在上甘岭遭受最后致命一击。中朝人民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11 林欣胸前多了一枚奖章

公安第18师光荣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神圣任务,他们就要班师回国了。1952年12月,根据志愿军总部命令,公安第1师等部接替公安第18师轮战。公安第18师向轮战部队交接在朝鲜战场的防务后胜利凯旋!此时的林欣已经历经百战,在他的胸前多了一枚奖章,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的微笑。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他对祖国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同时,他所热爱的人民军队又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他被部队选送到了空军,并入军校学习。林功元觉得“这是因为公安第18师为战胜美帝的“绞杀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父亲在心中感谢部队领导,感谢那些打下美军飞机的战友们!”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12 身着空军服装的林欣

1953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航空工程专业录取了林欣,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培养的第一批军事工程学科专业人才。林功元告诉我:“父亲能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入学深造,这在志愿军战士中是万里挑一。他非常热爱所学的专业,非常期待学成后为军队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记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林欣所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 

图13 2017年5月,笔者和老战士林欣合影

林欣同志后转业到国家电力系统从事技术工作。1991年他在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武汉有限公司离休。2017年6月在武汉病逝,享年86岁。“父亲是中国共产党员,他一生保持和发扬了志愿军部队的光荣传统,他是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离别我们的。”林功元眼含热泪说。


标签:一位 志愿 志愿军 老战士 战士 
相关评论

中国民间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特别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部分原创外,其余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苏ICP备11007552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150号